2019-01-24 文都网校
考新闻传播学考研有很多原因,有就业问题、兴趣原因和不考数学等等。2020的部分考生已经准备备考了,下面文都网校考研频道小编整理了“2020考研中国新闻传播史知识点: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相关的知识,供2020年考生参考。
一、《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报刊的创办
随着维新运动席卷神州,国人办报高潮也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打破了外报在华的优势,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
1、康有为与《万国公报》:在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提出了“纵民开设”报馆的建议,把办报作为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久,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和一份报刊《万国公报》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由康有为等负责筹募经费,梁启超等人担任编辑,主要是免费附送给各级官绅阅读。强学会成立后,《万国公报》转为该会的机关并改名为《中外纪闻》报,仍为两日刊。除论说以外,增加了外电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中外纪闻》的出版,受到了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的,使更多的中国人“渐知新法之益”。
2、《强学报》: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是康有为南下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的结果。1986年1月12日创刊,徐勤、何树龄主持。它的政治色彩较《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理为浓厚,旗帜鲜明地倡导变法维新。其办报宗旨是“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提出了开设议院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影响很大。仅出至第三期,便被勒令停刊了。这两份报纸都由于清廷查禁,在不久后被迫停刊。
3、《强学报》的特点:《强学报》的政治色彩较《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更浓。首先、采用孔子纪年而不用清朝的年号;其次、它旗帜鲜明地倡导变法维新;第三、它明确提出 “明定国是”、 “开设议院”的政治主张;第四,阐述了报纸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
4、梁启超与《时务报》:1896年《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东山再起的第一炮。由梁启超任总撰述。他在时务报上发表数十篇政论,最为著名的是《变法通议》,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时务报大胆而新颖的议论使朝野大为震动,所译外报文章又使读者大开眼界。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官府的提倡,最高发行量达到1.7万份,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后来《时务报》落入汪康年手中,变成洋务派的喉舌。
6、《中外纪闻》和《强学报》历史意义: 首先、强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从王韬就开始的变法维新宣传已经变为有组织的政治活动;其次、维新派三家报纸的出版,冲破了封建统治的言禁,开创了民议朝政的局面,拉开了国人办报高潮的序幕;第三、培养和锻炼了维新派骨干,为维新派以后的办报活动的全国展开打下了基础。
7、《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梁启超在《时务报》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大力鼓吹多办报纸的。主张报刊应“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收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术要书”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主张办报以启民智,以开风气,以助变法,表达维新派要求迅速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爱国热情,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急于突破封建束缚,发展民族经济的迫切愿望。
8、梁启超: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政论家和宣传家。他一生有27年时间从事报刊活动,主办10余种报刊,著述达1400万言。他的文笔犀利,议论耸动。他是报刊的政论文形成了一种具有独到风格的文章,是当时言论界的骄子,我国报刊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人物。师从康有为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1895、1896年于北京主编《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在舆论界初露锋芒。1896年创办《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为《时务报》撰写的政论文体,被称为“时务文体”。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请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他的办报实践对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影响。
9、简要评这梁启超及其报刊思想。
1)生平:梁启超是我国仅大事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报刊活动家。他一生有26年时间从事报刊活动,主办10余种报刊,著述达1400万言。他的文笔犀利,议论耸动。他是报刊的政论文形成了一种具有独到风格的文章,是当时言论界的骄子,我国报刊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人物。
1895年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此北京主持了《成国公报》、《中外纪闻》的编辑工作。1896年创办《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请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2)报刊思想:梁启超在报刊、新闻、舆论、写作等方面,有许多论述,集中代表了维新派的报刊思想,在中国新闻学说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① 关于报刊功能与作用的论述。a、“报馆有益于国事”,这种从政治上看报刊的功能与作用,是维新派人士的共识。b、“去塞求通”,他认为,国家的强弱在于通塞,而去塞求通“的首选工具是报刊。
② 关于报刊性质与任务的论述。 a、报纸性质多样。b、报馆的“两大天职”。他认为,报纸对政府的监督,是舆论监督,而作为向导者,报馆应该面向大众,具有“救一时明一义”的特征。
③ 关于办好报章的条件的论述。梁启超认为,一张办得好的报纸,必须具备四条标准:“一日宗旨定而高,二日思想新而正,三日材料富而当,四日报事确而速”。
④关于舆论的论述。 提出并强调“舆论之母”、“舆论之仆”与“造舆论”的重要,并且,健全的舆论应有“五本”,即常识、真诚、直道、公心、节制。
二、维新派的其他主要报刊
1、澳门《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重要的舆论阵地,1897年在澳门创刊,是创办较早,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是在康有为的亲自策划下创办的。同上海的《时务报》南北呼应,为维新运动造势。在政变发生后,国内各地维新报刊扫地以尽,唯独知新报能继续出版,歌颂死难烈士,谴责发动政变的后党。直到1901年才自动停刊。
2、《湘学新报》——湖南维新派的第一份报刊。1897年4月22日由湖南维新党人创办。旬刊。第21期起改名为《湘学报》。1898年8月28日停刊。唐才常、陈为镒任主编。《湘》以倡导新学、开启民智、培育人才、鼓吹变法为宗旨。系统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主,也宣传湖南新政,传播维新派的主张。
3、《湘报》——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中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也是维新派人士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8年,湖南维新派人士在长沙成立南学会,决定创办一份比较通俗的日报《湘报》。其激进程度超过《时务报》《知新报》和《湘学报》。1898年3月7日在长沙创刊。同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10月《湘报》被迫停刊。该报社由唐才常任主笔,谭嗣同等人为该报主要撰稿人。《湘报》每日出版,内容有论说、奏疏、各国时事等。《湘报》的论说有声有色,锋芒毕露,发表了一系列抨击封建专制、鼓吹民权平等、宣传西学、宣传变法的文章。此外,《湘报》还大量刊登省内外变法的新闻以及中外报刊对维新运动的评论。
《湘学新报》和《湘报》是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湘学新报》创刊于长沙,其主要撰稿人之一是谭嗣同,是湘报的核心领导人物。由于《湘报》和《湘学新报》的共同宣传与推动,是湖南省成为维新时期创办新政最有朝气的一个省。
4、谭嗣同及其办报思想: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人。积极参加维新活动,使南学会的组织者,也是《湘报》的核心成员。
谭嗣同的办报思想:1主张办报求日新。他认为,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中国必须每天跟上时代步伐。因此要在书以外,创办报纸,以求日新。2主张报纸为“民史”、“民口”。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民主性。
5、天津《国闻报》:是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严复。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社论大多出自严复之手,尤其注重外报选译和新闻采访工作,在国内各地及国外大城市设有特约记者。同时出版旬刊《国闻汇编》,在国闻汇编上,严复发表了《天演沦》,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6、《国闻汇编》——是国闻报馆出版的旬刊。1897年12月8日创刊,只出了六期便停刊了。《国闻汇编》的主要内容是翻译、介绍国外学术著作。它最大的贡献就是发表了《天演论》和《群学肆言》的部分译文,第一次向中国人民介绍了进化论的思想。
7、严复及办报思想:清代著名思想家、翻译家、报刊政论家。1895在天津外人办的《直报》上发表了《论世变之亟》等文章, 1897与友人创办《国闻报》主张变法革新、但言行谨慎。他在《国闻汇编》上署名发表了《天演论》等译作,呼吁国人思想救亡在思想界引起震动,为维新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系统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译书以“信、达、雅”为标准,亦为人所称道,辛亥革命后政论态度过于保守,提倡尊孔读经,晚年反对民主厌倦科学诋毁五四运动。集中体现在《国闻报缘起》文中。1)办报的目的是“开民智”,报纸的作用是“将以求通”。2)在各国并立之时,引进外来思想是开民智的主要方法。因此,严复注重引进西学,他组织人力收集、翻译外国报刊。3)介绍给国人进化论和社会改良学说。进化论的思想也成为维新人士办报思想的理论依据。
8、唐才常:维新派富有斗争精神的政论家。先后于1897、1898年任《湘学报》、《湘报》主笔。他在两报上发表大量文章,如《民主表》、《辩惑》等鼓吹变法、宣传民权,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三、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1、简述国人第一办报高潮的特点和意义。
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报刊的飞速发展。打破了外报在华的优势,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这次高潮的主流始终是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变法维新为主旋律的政论性报刊。史称“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1)报刊数量大。在1897和1898,两年多的时间里,创办的报刊达90多种。2)办报地区广。外报绝大多数是在沿海城市,但是维新运动期间国人办报遍布各地,深入到长沙等地;3)报刊的品种多。除了以政论性见长的综合性报刊迅速发展外,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纯商业报刊、文艺娱乐报刊,等等,其中不少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报刊类型。
意义:1)两上突破。既突破了外报在华的垄断地位,又突破了封建王朝的言禁;2)两个开端。即我国的政治家办报和政党办报,都由此发端;王韬是最早的的国人办报者之一,但是他没有正当意识。而维新派人士则不同,他们组织政治团体,开展推动以朝廷变法为目标的政治活动。3)两个创新。即在新闻思想和报刊文风两个方面出现新面貌。新闻思想是源自西方,阐述了不少论述报刊的专文。在文风上,他们从采用浅显的文言文到提倡半文半白的“报章体”,也开了风气之先。
2、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各地的维新派报刊的主编往往都是当地维新运动的领导。从办法的方式来看,维新派从“开民智”“育人才”的总体思想出发,把办报同办学会、办学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里,报刊的编辑同时又是学会的骨干和学堂的教师,学会以为报刊的出版和学堂的开办提供各种条件,学堂为报刊、学会培养和输送人才。
四、、近代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
1、维新变法活动中对近代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
在维新变法活动中,康有维等维新志士不仅继王韬等早 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之后,再次公开提出废止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建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要求,而且在得到光绪皇帝的认可后还一度被付诸实践,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页。
(1)在制度上,清廷“报禁”有暗昧,虽未明确提出,但有所改善。
(2)在经济上,推出了一项扶助报业发展的举措,即减低报纸的邮寄费。
(3)在行动上,开办中央政府机关报,承认多地报馆的合法地位,并准许报刊“据实昌言”,此外,还发布多道上谕,进一步扶植,鼓励官绅士民创办近代报刊。
(4)新闻法的制定也第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新闻立法工作开始起步。
总之,在“百日维新”期间,中国近代新闻法制的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为主要方式,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当然,这次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实践活动为时过短,而且最以流产而告终,但仍不失为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中意义。
文都网校考研频道为大家持续更新考研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学们可以关注文都考研,这里有你需要的资料,点击【kaoyan.wenduedu.com】风里、雨里,文都陪伴着你!有问题找文都☞☞☞详情咨询入口>>>
课程推荐:
1月主推课程 |
|
2019考研主推产品 |
|
2019 考研复试精讲班 | |
2019考研复试全程班 | |
2019考研法硕复试高端班 | 2019考研心理学复试高端班 |
2019考研教育学复试高端班 | 2019考研教育硕士复试高端班 |
2020考研主推产品 |
|
2020考研高端辅导英才成功卡 | |
2020考研学硕全程班 | |
2020考研学硕全程无忧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