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艺术学考研:艺术概论必会34个核心知识点

2018-12-13 文都网校

  2019考研即将到来,为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今天文都网校考研频道小编为大家分享艺术学考研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艺术概论是所有艺术考生考研必考的科目。下面我们就艺术概论这门专业课提炼出34个核心知识点,共分为几个部分呈献给大家。其中包括艺术创作心理、艺术风格、艺术语言、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意境、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艺术鉴赏、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涵盖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等。

  “艺术创作”讲述了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根据艺术的起源和创作的主要立场论述了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以及艺术家与社会生活、艺术家的文化修养。还论述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艺术的体验、构思、传达等活动。

  “艺术作品”从艺术作品的层次到“典型和意境”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分析了艺术语言、形象、意蕴,剖析了“典型和意境”。深层次地分析了典型和意境,并深层次的分析了典型和意境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还阐述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道、气、心、舞、悟、和。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气即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心即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舞即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悟即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和即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艺术鉴赏”论述了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阐述了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和审美心理,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和“理解”。论述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关于“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介绍了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探讨了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

  艺术创作心理

  艺术创作心理的概念

  艺术思维中,形象思维是主体,但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也在积极发挥作用。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思维形式。因此,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灵感思维,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三者构成了十分复杂的辩证关系,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艺术思维。

  形象思维的特点

  1.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

  2.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不依靠逻辑推理。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活动方式,情感对形象思维也具有特殊的作用。

  3.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通过事物的整体形象来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为了保持整体性,可以忍痛割爱。

  灵感思维的概念

  灵感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质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在科学、艺术等创造性活动中,都客观存在着这种灵感思维。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史中,具有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艺术风格。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的影响下,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的概念

  艺术语言是指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法,是作品外在的形式和结构。同时也是各门艺术用于创作的独特表现方式及表现手段。

  艺术语言的作用

  艺术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现出来,成为可供人们欣赏的对象。没有艺术语言,也就没有艺术作品的存在。各个艺术门类,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如绘画以线条、形状、色彩、色调等艺术语言,构成绘画形象;音乐以有组织的乐音、旋律、节拍、速度等艺术语言,构成音乐形象。艺术语言也使各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的含义

  艺术意蕴是指蕴含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及意味,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艺术意蕴的表现方面

  1.艺术意蕴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2.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

  3.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4.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

  5.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

  艺术典型

  含义

  艺术典型指艺术家通过个性化和本质化所创造出来的,既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既表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理想,又表现出艺术家自己独有的审美感受的艺术形象。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核心是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特征

  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艺术典型的个性,是指作品中人物形象非常独特,不仅有独特的外表、行为和生活习惯,而且又有独特的性格、感情、及内心世界,也就是说,这个人物形象应当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艺术典型不仅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而且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性。

  典型性格和典型人物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内在的矛盾性,真正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人物深邃的灵魂与内心世界,才能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

  艺术作品要想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首先需要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出发,对客观现实生活加以艺术概括,其次在大量的生活素材中发掘出典型人物的原型,再经过艺术加工和艺术虚构,创作出具有较高典型性的艺术形象来。

  意境

  概念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所谓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情”和“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特点

  1.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2.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

  3.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艺术鉴赏

  概念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体现

  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

  1.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2.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这就需要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方法去丰富和补充。

  3.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1.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大量地、经常地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升对艺术家的审美能力,直接有助于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的提高。

  2.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对艺术鉴赏也有很大影响,艺术修养是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同时又直接受益于文化修养的博大精深。在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3.艺术鉴赏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同样,艺术鉴赏也离不开社会生活。

  4.美育与艺术教育使人们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是指对艺术的注意、感知、联想、情感、理解等所产生的审美体验。

  注意是心理过程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感知是艺术鉴赏心理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它包含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联想是由一事物(当前感知的或想起来的事物)想到另外事物的心理过程。

  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等。想象是指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对客观事物的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所谓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许多西方美学家都提到过审美与艺术活动中的直觉性。

  审美直觉的重要特点是直观性和直接性。直观性是指鉴赏主题必须亲身参与和直接感受。而直接性常常表现为-种不假思索地直接把握或领悟。这种把握或领悟又常常是在-瞬间完成,无须通过逻辑判断或理性思维。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

  审美体验阶段主要是鉴赏主体反作用于艺术作品,整个心理活动处于一种主动状态,体现为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在审美体验中,鉴赏主体的审美想象越丰富,审美理解越透彻,那么他的审美情感就会越强烈、越深刻。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艺术鉴赏的审美升华,实际上就是鉴赏主体通过审美再创造活动,在鉴赏对象(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引起审美愉悦,产生美感。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艺术批评的作用及特征

  艺术批评的作用

  1.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艺术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正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领悟和把握到的,这就需要艺术批评来发现和评价优秀的艺术作品,指导和帮助广大群众进行艺术鉴赏。

  例:仅以电影评价为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各种电影报刊曾经一度达到四百种之多,其中《大众电影》等刊物发行量曾经高达百万份。同时,群众性的影评活动也在全国城乡广泛开展,提高了广大观众的电影审美水平,促进了新时期电影艺术的蓬勃发展。

  2.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

  艺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艺术家需要广大读者、观众、听众和批评家的帮助 ,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

  例:曹雪芹在巨著《红楼梦》的写作过程中,正是边听取意见,边修改提高,"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尤其是脂砚斋的评点更为增色不少,据"脂评"的批评透露,秦可卿之死这一段故事,曹雪芹也是根据他的意见进行了修改的。

  3.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繁荣发展。

  艺术批评的主要任务是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同时也包括对于各种艺术现象(如思潮,流派)的考察和探讨。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作指导,利用艺术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艺术批评总是通过分析新作品,评论新作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使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从现实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资料和新的素材。

  艺术批评的特征

  艺术鉴赏带有更多的感性活动的特点,艺术批评则是以理性活动为特征的科学分析、论断活动。艺术批评是艺术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艺术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开展正确的艺术批评,可以帮助艺术家总结创作经验,提高创作水平;可以帮助艺术鉴赏者提高鉴赏能力,正确地鉴赏艺术作品;还可以使各种艺术思想、创作主张、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相互交流和争论。由于艺术批评者总是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审美观和艺术观对艺术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因而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成分。

  艺术批评应尽可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艺术现象作出合乎实际、恰如其分的分析和阐释,以推动社会主义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真正的艺术批评是指有独立思考、有判断评价的一种写作活动,其主观性大于客观性,体现了写作者个人的强烈个性和态度。越是具有独立态度和观点的批评,越是具有批评的价值和可读性,那种四平八稳、八面玲珑的批评并不是批评。

  艺术典型

  含义

  艺术典型指艺术家通过个性化和本质化所创造出来的,既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既表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理想,又表现出艺术家自己独有的审美感受的艺术形象。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核心是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特征

  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艺术典型的个性,是指作品中人物形象非常独特,不仅有独特的外表、行为和生活习惯,而且又有独特的性格、感情、及内心世界,也就是说,这个人物形象应当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艺术典型不仅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而且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性。

  典型性格和典型人物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内在的矛盾性,真正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人物深邃的灵魂与内心世界,才能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

  艺术作品要想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首先需要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出发,对客观现实生活加以艺术概括,其次在大量的生活素材中发掘出典型人物的原型,再经过艺术加工和艺术虚构,创作出具有较高典型性的艺术形象来。

  意境

  概念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所谓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情”和“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特点

  1.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2.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

  3.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艺术鉴赏

  概念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体现

  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

  1.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2.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这就需要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方法去丰富和补充。

  3.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1.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大量地、经常地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升对艺术家的审美能力,直接有助于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的提高。

  2.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对艺术鉴赏也有很大影响,艺术修养是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同时又直接受益于文化修养的博大精深。在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3.艺术鉴赏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同样,艺术鉴赏也离不开社会生活。

  4.美育与艺术教育使人们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是指对艺术的注意、感知、联想、情感、理解等所产生的审美体验。

  注意是心理过程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感知是艺术鉴赏心理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它包含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联想是由一事物(当前感知的或想起来的事物)想到另外事物的心理过程。

  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等。想象是指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对客观事物的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所谓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许多西方美学家都提到过审美与艺术活动中的直觉性。

  审美直觉的重要特点是直观性和直接性。直观性是指鉴赏主题必须亲身参与和直接感受。而直接性常常表现为-种不假思索地直接把握或领悟。这种把握或领悟又常常是在-瞬间完成,无须通过逻辑判断或理性思维。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

  审美体验阶段主要是鉴赏主体反作用于艺术作品,整个心理活动处于一种主动状态,体现为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在审美体验中,鉴赏主体的审美想象越丰富,审美理解越透彻,那么他的审美情感就会越强烈、越深刻。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艺术鉴赏的审美升华,实际上就是鉴赏主体通过审美再创造活动,在鉴赏对象(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引起审美愉悦,产生美感。

  艺术批评的作用及特征

  艺术批评的作用

  1.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艺术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正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领悟和把握到的,这就需要艺术批评来发现和评价优秀的艺术作品,指导和帮助广大群众进行艺术鉴赏。

  例:仅以电影评价为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各种电影报刊曾经一度达到四百种之多,其中《大众电影》等刊物发行量曾经高达百万份。同时,群众性的影评活动也在全国城乡广泛开展,提高了广大观众的电影审美水平,促进了新时期电影艺术的蓬勃发展。

  2.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

  艺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艺术家需要广大读者、观众、听众和批评家的帮助 ,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

  例:曹雪芹在巨著《红楼梦》的写作过程中,正是边听取意见,边修改提高,"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尤其是脂砚斋的评点更为增色不少,据"脂评"的批评透露,秦可卿之死这一段故事,曹雪芹也是根据他的意见进行了修改的。

  3.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繁荣发展。

  艺术批评的主要任务是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同时也包括对于各种艺术现象(如思潮,流派)的考察和探讨。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作指导,利用艺术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艺术批评总是通过分析新作品,评论新作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使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从现实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资料和新的素材。

  艺术批评的特征

  艺术鉴赏带有更多的感性活动的特点,艺术批评则是以理性活动为特征的科学分析、论断活动。艺术批评是艺术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艺术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开展正确的艺术批评,可以帮助艺术家总结创作经验,提高创作水平;可以帮助艺术鉴赏者提高鉴赏能力,正确地鉴赏艺术作品;还可以使各种艺术思想、创作主张、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相互交流和争论。由于艺术批评者总是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审美观和艺术观对艺术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因而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成分。

  艺术批评应尽可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艺术现象作出合乎实际、恰如其分的分析和阐释,以推动社会主义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真正的艺术批评是指有独立思考、有判断评价的一种写作活动,其主观性大于客观性,体现了写作者个人的强烈个性和态度。越是具有独立态度和观点的批评,越是具有批评的价值和可读性,那种四平八稳、八面玲珑的批评并不是批评。

  文都网校考研频道为大家持续更新考研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学们可以关注文都考研,这里有你需要的资料,点击【kaoyan.wenduedu.com】风里、雨里,文都陪伴着你!有问题找文都☞☞☞详情咨询入口>>>

课程推荐:

12月主推课程

2019考研主推产品

2019考研政治点睛班

2019考研英语点睛班

2019考研复试特训班

2019考研复试精讲班

2019考研复试实战演练班

2019考研复试全程班

2020考研主推产品

2020考研高端辅导成功卡

2020考研高端辅导英才成功卡

2020考研VIP特训班【政治】

2020考研VIP特训班【数学】

2020考研VIP特训班【英语一】

2020考研VIP特训班【英语二】

2020考研专硕VIP特训班【西医临综】

2020考研专硕199管综VIP特训班

【协议】2020考研法硕(非法学)VIP特训班

2020考研专硕会计硕士全科VIP特训班

 

推荐课程

猜你喜欢

是否退出当前登录状态